昨天下午,我的朋友隔墙给我扔过来一兜儿紫苏叶儿,我如获至宝,拿在手里看了又看,闻了又闻,紫苏那种特别的香味儿诱惑力很大,拿着紫苏,心里高兴得不得了。晚上,我们切了黄瓜丝儿、线儿椒段儿,紫苏叶儿,用一品鲜黄豆酱拌了拌,最后浇上点儿香油,就吃上了这美味儿。
提起紫苏,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吃,只不过现在没有地种,也看不见买紫苏叶儿的,多少年没吃了。
小时候,家庭生活拮据,上桌的蔬菜就是自家地里种的小葱、韭菜、萝卜、西葫芦等一些家常菜,菜园里种菜的品种全活,还有村里少见的绿叶紫苏和红叶紫苏。到了冬天,上顿下顿的白菜,早晨就是咸菜缸里捞出来的白菜帮,线儿辣椒,腌萝卜,豆角儿,紫苏籽儿等。不管是哪种咸菜,由于线儿椒的掺和,什么菜都有点辣味儿。
说起紫苏,那是我们家常年的菜肴,夏秋季节,我们吃叶儿。紫苏叶儿是对生的桃型叶子,嫩嫩的,无论是早晨还是晚上,我们都会劈一些紫苏叶儿洗干净,要么切丝和线儿椒、黄瓜、大酱等凉拌,要么直接蘸酱吃。有客人的时候,还会用切成细丝儿的紫苏叶儿炒两个鸡蛋端上桌。到了深秋,紫苏打籽儿了,它的形状像排列整齐的袖珍酒杯,高高地长在紫苏杆儿上,天凉了,我们就把那些嫩点儿的紫苏籽儿连同叶子摘下来,洗净晾干,放在咸菜缸里腌上,绿绿的紫苏经过盐水的腌制,颜色变了,成了老绿色,等腌透了就捞出来吃。一大盘子腌紫苏籽儿和嫩叶儿、豆角儿、线儿椒,还有萝卜崽子,摆在餐桌,一大锅黄黄的带有咯吱的饼子,就着腌好的略带辣味儿的咸菜,特别是腌紫苏籽儿,放在嘴里,上下牙一对,用手往下一捋,手里是杆儿,嘴里是籽儿,越嚼越香,越吃越想吃,大冬天,吃得直冒汗。
那些老了成熟了的紫苏籽儿,就长在“酒杯”型的硬“裤”里,它的大小和高粱粒儿差不多,颜色呈灰褐色,外面是一层薄薄的硬壳,里面才是果实,秋后把紫苏籽儿“摔”下来,把外面的裤儿扔了,留作来年的种子。多余的紫苏籽儿,到了冬天下雪的时候,用簸箕收点儿放在大铁锅里细火儿慢炒,等有了香味儿收出来,放在一边儿晾晾就可以吃了。那些炒熟的紫苏籽儿连同薄皮一同嚼着吃,又香又脆,吃了上把想下把。
紫苏不仅是很好的菜肴,它还有药用价值,有散寒解表,理气宽中的功效。
一兜儿紫苏叶儿,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,重新咀嚼了紫苏的味道儿,真的挺爽!
雄媒社原创文章,雄新社首发。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!
作者:鲍贺兰
推荐阅读
总部要搬?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雄安拿地了!
雄安还需要撤“区”改雄安市吗?
雄安新区“降级”了吗?
北京这些单位,要来雄安了
雄安有了“基本法”,新区有了法律权限!
雄安若是遇大暴雨会被淹吗?新区将这样应对
雄安第一批安置房竣工验收,回迁进入倒计时!
最美逆行,雄安四小伙儿驰援灾区!
投稿邮箱:
qq.